从魔都回来,诸事皆了,每日苏惕也就三点一线来回跑一跑,没了别的事。寻思去报了驾校,学个驾照也好,不然以后事务繁忙,没车总是不方便。
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七月,有一日之尧突然问苏惕。
“想不想去见见那位想见的人?”
苏惕想了许久,方才疑惑的出声“德清老和尚?”
之尧笑着点头,你去联系去一趟云居禅寺,我们去那边一行。
苏惕点了点头,打电话给云居禅寺的客房,问能不能来挂单几日,随喜功德。
知客僧说是可以的,苏惕拜谢。
跟张玉清说了一下,请了三天的假。又和小姜崔莺莺说了一下情况。
飞机飞到了江省,当天坐车坐到了永县,山下打车,五十直接去那边。虽然价格高,苏惕也没有还价,当图个方便。
车前摆着一个镶金的弥勒,司机很健谈,和苏惕聊云居禅寺的事情,问苏惕来做什么,苏惕说,瞻仰德清老和尚。
司机便滔滔不绝说起关于德清老和尚的事情,这位和尚可是传奇人物,十七岁结婚,娶了两个老婆,十九岁私逃出家,后来三十岁开悟,六十岁伴清帝西行,太后拜他为国师,他后来离开,一生行过山山水水,遍迹亚洲。修建佛寺,兴盛佛法,传承禅宗五脉,神通广大,佛法高深。
后来在云居建了他的道场,坐化在云居禅寺,烧出舍利一百多颗。
司机跟苏惕说,那时候开国的大人物里,就有好几位和老和尚关系莫逆,甚至再往前推,老和尚见过孙先生,和孙先生畅谈佛法,那时候的领导人,轮流和他交往,没一个落下的。
有一年蒋先生跑去广省,那时候老和尚在南华,身边还养了只白狐,蒋先生带人去拜见老和尚,还是白狐给他们带的路,那只白狐也是聪颖,通了人性。当初是被人抓到,送给一个军官,军官夫人心善,来南华把它放生。
这狐儿便住在南华后山了。
后来有一次,附近的山民想抓它,老和尚闻风赶来,便救下它,把它养在了寺里,给它受了五戒三皈依。
庙里的火工故意逗它给它喂肉它都不吃,因为五戒里面就有不杀生,你说奇不奇怪,它自己拉的屎,都要自己埋起来,不让别人看到。
这畜生通了人性,活生生就是个人。
老和尚平日里打坐,它都喜欢卧在老和尚的旁边,有时候看老和尚坐久了,蹦到老和尚身上碰他长胡子,示意老和尚休息,老和尚瞪了它一眼,她就不敢乱动了。
后来有一年,它不幸被车轧伤,躺在地上不能动,老和尚知道后,过来看它,它还勉强挣扎,示意给老和尚看他的伤口。老和尚知道这伤治不好,哀怜她的痛楚便说道“这个皮袋,无足留意,汝须放下,忏悔过去宿业,一念之差,堕于异类,
复遭恶报,应此痛苦,此是宿业报满,愿汝一心念佛,速得解脱。”
白狐知道老和尚的意思,连连点头,哀鸣三声而亡。
后来老和尚为她准备了棺木,葬在了南华的后山。
苏惕到了云居禅寺的时候,天色已晚。
苏惕去了客房,一番谈论,住持让一位年轻僧人带苏惕去客房安顿。
给他准备了一身海青,苏惕拜谢。
晚上去禅寺里逛,看到了那颗几百年的银杏树被叫做大白菜。
一路又晃悠到放生池。
苏惕来到了后院,笑眯眯坐在了那张老石桌上。
在桌子上轻扣三下,之尧打开了灵光幻境,苏惕眼前一黑,等醒来时,已经换了天地。
苏惕穿着一身布衣,在一个房间里。
桌椅都是半旧的红木,样式素雅。
房间一侧是书架,上面什么书都有,有佛经,有道经,还有儒家的四书五经,桌案前一边放白纸笔墨,一边还放着一张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