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在诏狱的时候,他以为他们崔家完了,再说什么都没用了,就是二儿子埋怨大儿子,他在后面说项,以期他们最后这段日子不要兄弟阋墙。
现在他们出来了,老太爷对这个害得他们一家进大牢的儿子不满起来了,不过这是在外面,不好发作。
雅姐儿心里也埋怨爹不该写什么诗,但听到爷爷阴阳怪气的和他爹说话心里不舒服,“朝廷把所有的东西都还回来了,三辆马车都赶过来了,大家挤挤。”
“这么多人怎么坐啊!”颂姐儿无法想象那么多人挤在三辆马车里的情形。忍不住呼出声。
老夫人看她一眼,“诏狱都进了,还穷讲究什么,又挤不死人!”
颂姐儿还要说什么,她娘拉着她的胳膊摇摇头,示意她别惹事儿。
众人刚从拥挤的马车下来,各房伺候的就迎上来找自家主子,“爷爷,你们先去梳洗一番,待会儿吴大夫给大家都诊下脉。”
“我说雅姐儿,先别忙着这些,给我们整点儿好吃的吧。”
崔二是个会享受的,特别是在吃的方面,那是要求绝对的精致可口,在牢里面差点因为不吃窝窝头饿死,还是老爷子奏了他一顿,他家小崽子又在耳边哭,才不得不吞进去,如今终于出来了,肯定要大快朵颐,补偿这么多天受的苦。
雅姐儿本想同意先吃饭,老爷子一锤定音道,“先去梳洗再到和风院吃饭。”
众人梳洗一番后就去和风院了,崔二爷看到桌子上的白粥,不满道,“说好的大餐呢,一碗白粥就想打发我啊。”
雅姐儿连忙解释道,“二叔,大家才刚出来,大鱼大肉的反而不好,先吃点清淡的,下顿你想吃什么让他们整。”
“那也不能就一碗白粥啊!”崔二爷对她的解释不满意,小声嘟囔道。
“吃也堵不住你的嘴!”老太爷吃完后放下勺子,瞪了他一眼,“里里外外的都靠雅姐儿一个人张罗,她能想到给煮粥就不错了,你还想怎么样?你如果不吃,崔嬷嬷,把他的倒掉!”
刚刚还挑剔的崔二爷立即把碗往自己这边一搂,大口大口的吃起来,好像刚刚挑剔的不是他。
趁着众人吃饭,老太爷招雅姐儿过来问,“雅姐儿,快和我们说说到底怎么回事?是谁为我们求情的。”
“爷爷,没人替我们求情,是圣上乾纲独断裁决我们无罪的,不过孙女却以为是锦阳王的功劳。”
老爷子来了兴趣,“就是那个女王爷,怎么又和她扯上关系了,你原原本本的说一遍。”
“你们被抓进去后,我急的不行,不知道该怎么办,又不敢光明正大的向那些姻亲故旧求救,有时偷偷摸摸的进了门,但被赶了出来,正当我绝望的时候,想到去诏狱和你们一块赴死,有人给我指点去安平县找锦阳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