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陈丽竹和高玥逛完南博,苏惕便与二人欲作分别。
陈清竹又提起,下午顺便吃个饭。
苏惕想了想,觉得反正自己回去也要吃饭,那干脆一起吃。
便答应了,金博附近没有什么好吃的餐厅,苏惕便带两人干脆去了东大店里。
店里还未放假,小姜和他们都在。
看到苏惕来了,打招呼。
苏惕将陈丽竹和高玥安顿好,帮她俩拿来菜单,跟她们说哪个比较好吃一点。
然后让她们自己选,苏惕一边跟小姜叙旧。
店里最近生意还不错,临近过年,有些人没有回家,有些人是建邺本地人,所以客流只是部分影响。
苏惕听到这里,也便点了点头。
回到餐桌上。
“你和这家店很熟吗?”
“这家店之前有我的股份,现在我辞职了,把它抵掉了。”
“没想到你年纪轻轻,看不出来嘛。”
陈丽竹吃吃一笑,跟高玥指了指菜单上的草莓大福。
“小玥,这个要不要吃。”
“好,我要吃草莓。”
苏惕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看着两人点菜。
靠在椅子上,看着窗外。
刷了刷手机,看到一个自媒体说,为何盛世道家隐居,佛家广开寺门。
乱世道家下山,佛家隐居。
苏惕看了看底下评论,清一色指责佛家种种行为,吹嘘道家。
苏惕看的脑壳痛,不得不感慨,民智昏昏啊。
这些人根本不愿意了解真相,也不愿意去客观看待这个世界上的某些事。
炎国开国岁月,那段时间,东瀛入侵,不管是佛家道家,都是有无数人为之奔走,爱国救国。
比之建邺当年之劫,建邺两家千年古刹,庇护了多少建邺人民。
不比当年外国人保护的要少,在说德清老和尚这些佛门大德为国家人民奔走,节省粮食,捐给爱国军队。
甚至炎国某些将领都是少林寺出身。一身武艺,飞檐走壁。
在救国战争中,大放异彩。
而道家下山,比之佛家,只能说大家都齐心协力,没有谁多谁少。
一味吹捧道家而贬低佛家,实在是愚痴无智。
苏惕修行这些年,见得多修为不够,非要自不量力的修行人。
这些人还沉溺在,我做这些只要心正,就可以百无禁忌。
或者根本就是他的见识阅历,不足以招神遣将,画符授箓。
更何况广收弟子,大开门庭。
地狱门前僧道多,从来不是假话。修行人虽然值得人天敬重,
但如果觉得修行人只需要享受敬仰,
而无视掉他需要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的践行他的责任。
那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。
所谓的神通,术法,种种不可思议之事,固然有之,但这个世界,你细心去看,就像是一张网,每一个事物与事物之间,都被链接起来。
没有任何一个人,或者事物,可以脱离网连接而独存。
杀人者,战场之上,为何要讲究师出有名。
师出无名者,行刀兵事,必有后报。
苏惕也遇到一些在炎国战场上牺牲的军人,后来很早就转世投胎。
过得衣食无忧,也有一些杀戮过重,迟迟不肯投胎的亡魂。
也有到死,双方都在争斗的事情发生。
在苏惕看来,爱国忠义之辈,孝顺双亲之辈,于国家民族维护之辈,皆不可轻辱之。
辱之必有后报。
天地自有公道,人心奸诈几时?
许多城隍庙的庙门口,都会有这么一副对联。
阳世三间,积善作恶皆由你
古往今来,阴曹地府放过谁
修行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修口修心。
口不造业,心不散乱,道可成矣。
苏惕低头一边刷手机,一边想事情。